傍水而居的高雄人

本文刊登於2006年建築師雜誌

前言

數年前當我遠赴美國求學,畢業時正值中共對台灣軍事演習,飛彈直接落在高雄及基隆外海,造成全國人心惶惶。當時國外友人們聞知我們欲帶著甫出世的兒子返回台灣,莫不表達疑慮與關切。然而我們不僅決定毅然返國,更忍受了幾乎長達一天的長途飛行及候轉機旅程,自波士頓直接返回到高雄。

回想當時最主要的想法,就是:如果將來想在故鄉高雄扮演好一個空間規劃設計者的角色,就應該儘早深入地瞭解當地的「建築環境」-包括這個城市的實質環境潛力、在地公部門的施政主軸、甚至地方民間團體的種種訴求等等。經過了數年來的觀察,對於甫踏入建築界而躍躍欲試的年輕建築師而言,「高雄」確實是一個充滿各種設計可能性的都市,空間規劃設計者由她所獲取的養分及潛在能量,往往超乎想像。

被忽略與誤解的城市

這座位於北緯22.4度、年平均氣溫24.7度的城市,究竟有何魅力呢?幾年來常常在不經意的場合下,聽到本地居民們對高雄這片土地的惋惜與期待。簡單而言,她是一個長期被忽略及誤解的都市,中北部民眾早期旅遊時甚至一路南下直驅墾丁,卻過門而不入高雄。對於長久以來未曾再踏上此地的其他民眾來說,迄今印象也許還停留在早期煙囪林立、空氣污濁、綠地缺乏的工業都市吧?

高雄的美,在早年的層層管制之下,只有少數上山下海的民眾,才有緣得以體驗欣賞。多數民眾在面對海港及山丘管制區域的隔絕之下,卻也只能望牆興嘆,真的是「望山而無法登頂,近海而無法親水」。礙於種種過時法令及因循慣例的原因,高雄民眾與其賴以供養的海洋與山嶺,被硬生生地分割開來。

高雄的空間潛力

然而,隨著居住在高雄愈久,愈能體驗到高雄之美。畢竟,有哪個城市能讓你憑著欄杆,巨船就在眼前下,看著火紅夕陽落至海平面下?又有哪個城市能讓你在都會鬧區中,順著一條寬窄恰好、尺度親切的河流,優雅地搭船欣賞陸上景緻呢?而哪個城市又能讓你在緊鄰著都會鬧區邊,就能擁有攀爬珊瑚礁山丘的淋漓健身享受,同時又能觀察到上百餘種珍貴動植物呢?這些珍貴的資源,蘊藏了無盡的都市發展潛在力量與可能性。

近年來,在全國一股重視城鄉風貌改造的新潮流下,不論在都會區或鄉野間,各地方逐漸地發掘出自家後院裡,那片荒草埋沒已久的角落,進而整頓美化為空間資產,帶來發展觀光的契機。而在這股蓬勃的潮流下,高雄的民眾們也開始檢視自我:一個擁有如此珍貴的產業及自然資源的國際性城市,都市空間發展卻仍封閉在港埠圍牆外,是否太不合邏輯了?相信大部份高雄民眾,對於這個鄰居-日夜忙碌的世界貨櫃大港,充滿了陌生感與好奇心,也對於開啟圍籬後的港灣空間充滿了想像與期待。

重新體驗高雄

所幸,高雄近年來各任首長及相關公部門嗅出此一時代潮流,在積極的施政措施下,由愛河下游沿岸景觀整頓開始,將以往被雜亂植栽覆蓋、民眾掩鼻避之的河岸,透過設置散步道、開放式欄杆、親水平台等設施,重新聯結了河水與人們的關係。當高雄民眾們重返到愛河畔時,扶老攜幼流連徜佯在全新的水岸經驗中,幾乎不敢相信眼前的視野開闊與清爽,曾經是記憶中幽暗的都市負面角落。

藉由該水岸空間改造的初次成功,帶來廣大高雄民眾的正面迴響,以及對於公部門的鼓勵與認同。這個令人振奮的「親水」概念不僅全面延伸至愛河中上游段,促成了今日所見的全愛河流域景觀美化,更進一步地帶動了高雄一連串相關水岸改造計畫。

河流

河流對於在這片土地上胼手胝足的拓荒先祖而言,本來就是一個充滿愛恨交織的經驗。為了取水的便利而傍水居住,卻又必須擔憂何時這條青盲蛇一發起怒來,無情河水氾濫而淹沒了辛苦建立的家園。

隨著人們治水技術日益增進,往年數次河流大改道的情況已不復見,而穩定的河灘地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以養育萬物,川流不息的河水成了各種產業運輸的便利工具,運送木材及蔗糖等物資往返。記得我年幼搭乘公車過愛河橋時,經常見到工作船隻拖行著大量的原木群漂行於愛河河面上,形成了特殊的動態景觀,相信這也是大多數高雄人對愛河的共同記憶罷!

隨著陸地運輸日益便利後,河流既然已喪失了運輸的工具性,最後僅剩下供人們棄置及排放廢棄物的唯一功能了。從此民眾不再親近河水,更在河流堤岸邊築起高牆,避免孩童靠近玩耍產生危險。烏黑混濁且彌漫惡臭的河流,包括高雄著名的愛河,也曾經是如此地聲名狼藉,在民眾心中印象則轉變為模糊且負面,人人避之唯恐不及。

曾幾何時,人們「重返河流」的原始渴望被重新檢視,民眾如同被重新喚醒,大夢初醒般發覺:原來自家的門前就藏著珍寶,高雄久被埋沒的愛河、前鎮河,原來展現優美的水岸景觀是她們該有的主要原始功能。如同洗淨了蓬頭垢面的清秀少女般,令人驚艷而喜愛。民眾帶著小孩重新投入了她們的懷抱,享受其帶來的清新遼闊景觀饗宴。

今日的高雄,乘坐「愛之船」徜佯於愛河流域內,在各具特色照明的橋樑間穿梭著,已經是一個全國性知名的遊憩活動,而漫步在堤岸邊的芳草綠蔭中,更是吸引了無數的觀光遊客前來。當地居民們在晚飯後散步在河堤公園內,在台階坐下與鄰居聊天,或看著孩子們與狗沿河邊奔跑,此時更能體會到:擁有一條美麗河流,對於一個城市是那麼的重要。

碼頭

長久以來的海岸禁錮,使得號稱為「港都」的高雄名不符實。事實上,自十七世紀荷據時期建港以來,高雄港的港埠面積及規模,隨著各政權之移轉而日益擴充,日據時期的港灣調查測勘及挖泥填築建設,更是奠定今日高雄港之國際競爭力的基礎。然而,對於高雄港埠設施的建設,卻是植基於一個掠奪物資及軍需供給的戰略前提之下。換句話說,對於高雄的都市發展,與民眾親近海洋的企望,絕對不是彼時當權者們所關切的重點。

於是,在高雄形成了:高雄港航運規模日益增大,港埠建設發展日益蓬勃,其緊鄰的高雄都市空間卻愈受阻隔且排擠的怪異現象,兩者涇渭分明。鄰近港邊的船舶輪機及貿易報關產業,雖然佔了地利之便,卻無形中阻礙了都市商業發展,往濱海鄰港區域延伸的可能性。

除此之外,高雄河海交接的地理特殊性,數百年來為兵家必爭之地。軍用港埠空間多年來在高雄港區內,一向佔有最佳的地理位置。因此,如何與相關單位協商,達成有利於高雄整體都市發展的共識,也令歷年公部門首長們傷透腦筋。

事實上,南北狹長型的高雄港埠擁有1至145號碼頭,其中與高雄鼓山鹽埕及苓雅等都會區域密接的,僅有1至22號碼頭。其中第12、13號碼頭恰好位於愛河出海口左右側。因此高雄極力爭取的「港市空間合一」,所指的應該是此段碼頭的規劃設計及經營主導性。換句話說,開放1至22號碼頭等同於拆除了阻擋高雄迎接海洋的柏林圍牆,開啟了城市與海洋的聯結。

今天,在公部門與民間團體共同努力之下,不僅常年隔絕高雄港區的封閉高牆,逐一被改建為開放式圍籬之外,上述碼頭空間亦陸續地獲得撥用首肯。部份民眾也許會查覺:近幾年來高雄所舉辦的節慶活動,一次次地更接近海洋,一次次地將原本神秘的港埠空間更揭露開來。對於世世代代傍水而居的高雄人而言,享受這從未有過的貼近港灣體驗,著實令人十分興奮。

可期許的未來高雄

以「水岸花香」城市為未來發展目標的海洋首都-高雄,近幾年來已揮別以往的灰澀、污染、及封閉的城市刻版印象,在重大市政建設陸續完成後,高雄能否就此邁向人性化的友善城市?

回憶起我們在美國時,居住在波士頓市郊的查理士河畔,而繞行於哈佛校區的美麗河段,其尺度恰如高雄的愛河般,親切而和緩。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人們對待大自然的態度:在緊鄰著潺潺河水、自然而未經修整的石塊堤岸邊,人們閒適地躺在大片自然草坡上看書或聊天,偶爾還能見到加拿大雁鴨過境時,整群降落在河邊休息,運氣好時還能伸手餵它們。對於大自然,不僅能和平地相處,更不會想去掠奪它。其實我們對於河流及海洋的態度,不也是應該如此?密集的開發及建設將人群帶至水岸邊,然而更重要的是學會珍惜與尊重大自然。

結語

我幼年時期住在哈瑪星,在一幕幕的兒時回憶中,家父閒暇時騎著偉士牌機車,載著我們到高雄港車站看蒸汽火車頭,迄今仍歷歷在目。而今我也常帶著兒子們到港邊看船,各式各樣的大小船舶,或靜止或快速地穿過水面,相信在孩子們腦海裡亦刻劃了深刻的印象。其實只是一個簡單的動機:在海邊的都市長大,自然就應該擁有如此的兒時記憶,相伴其一生。如果,在高雄的孩子們都能擁有與船相伴的童年回憶,海風的鹹味是家鄉難忘的味道,我們今日的種種建設與努力,則在此地埋下了無以計數的希望種子,更期望長大後的高雄孩子們,能擁有居住在水岸城市的自豪及驕傲。